一個春陽燦爛的下午,記者來到薛國故里的官橋鎮,采訪市人大代表、匯金鑄鋼廠的老總郝青迎。
在灑滿陽光、整潔一新的老總辦公室,卻沒有郝青迎的身影,原來,他正在會議室參加“創建學習型組織”培訓。等了足足半小時,郝青迎才滿臉歉意地趕來,說剛下課,不好意思等等。
郝青迎告訴記者:“現在,咱的企業發展到了一定規模,不培訓不行了,只有培訓才能進一步提高干部員工的素質,推動企業穩健發展?!睘榇?,他慕名請來我市的“培訓行家”——眾人眾企業管理咨詢公司,特邀山東省經貿委職工教育辦公室學習型組織高級培訓師、棗莊市企業發展研究會秘書長、眾人眾企業管理咨詢公司總經理楊啟慶給企業做專題定向培訓。
小打小鬧不怕,先干起來再說
回想坎坎坷坷的創業歷程,郝青迎感慨地說:“我是官橋鎮后公橋人,畢業于官橋五中。走出校門后我就做小生意,我的觀點是小打小鬧不怕,先干起來再說!”
1993年,郝青迎靠著從家人和親友那兒七拼八湊借來的30余萬元錢蓋起了廠房,創辦了滕州市匯金機械廠,搞起了機械加工。為什么干這個呢?郝青迎說,我們這里地處礦區,廢舊鋼鐵多,電力資源比較富余,整體環境比較好。小打小鬧搞了一年,由于市場不熟,銷路不暢,管理不慎,起早貪黑地忙,辛辛苦苦一年多,不僅沒賺到一分錢,還欠了一些賬。但是,不服輸的他認真總結經驗教訓,默默地尋找東山再起的商機。當時,他也有放棄的念頭,然而,當他看到別人的廠子都紅紅火火,心里那股不屈不撓的犟勁在支撐著他:“我一定能行,能站起來,能發展好,要干給別人看,愛拼才會贏!”于是,他一方面努力學習知識加強管理,一方面搜集市場信息,圍繞機械加工及鑄鋼大做文章。資金不足,他找遍同學、親戚和朋友借,咬住牙關往前闖。在郝青迎的艱辛努力下,廠子一步步地發展起來了。
曾經滄海,已成“鋼鐵行家”
在辦公室,品著茶,談起國際鐵礦石巨頭,談起2010年中國總體鐵礦石的供應量,談起風生水起的進口鐵礦石價格,郝青迎時而顯得很輕松,時而變得很沉重。記者細聽這陌生的話題,一句話也插不上,倒是大開眼界,覺得大長學問。
經過多年的歷練,郝青迎已成“鋼鐵行家”。不成行家不行,市場逼著你學習,逼著你進步。郝青迎感嘆地說。
他說,學習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劑,務實是企業發展的根本,而成功是不能復制的,只有深入現場,深入先進企業,學習他人長處,補上自己的短處,才能找到企業發展的最佳途徑。建廠前,他想方設法到國內知名的鋼鐵企業參觀學習,潛心鉆研,數十次前往河南科技大學、山東大學虛心請教?;貋砗?,他自己設計廠房和生產流程,自己指揮建設。一位同行在參觀了匯金機械廠后認為,匯金機械廠在投資及能耗上均比其他同類企業至少節省30%。郝青迎還采取邊建設廠房、邊采購設備,邊培訓工人的辦法,以縮短建設工期,加快生產進程。
百煉成鋼,產品遠銷韓國
2009年6月14日,滕州市官橋鎮轄區內的匯金鑄鋼廠廠區里,一字排開了3輛大型載重平板車,單件重達60噸的5件巨型渣罐鑄鋼產品已裝載完畢,即刻運往韓國。這是該廠與韓國浦相制鐵公司簽單生產的首批鑄鋼件,也是目前國內市場最大的渣罐鑄鋼件,貨值達70萬美元。這是2009年6月15日山東新聞網報道的消息。
憑著誠實、守信、熱情,郝青迎認真接待每一位客戶,精心做著每一筆生意,一點一點地構筑起企業的信譽。憑著永不滿足的倔強勁頭,他的鑄造加工業像滾雪球一樣壯大,產品銷售到兗礦集團、棗礦集團以及江蘇、河南等地,并出口日本、韓國等國,倍受用戶的信賴和好評。
世上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,真情投入自有回報。2008年,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,許多的企業被迫停產、關閉,損失重大。恰恰是這一年,匯金鑄鋼廠變挑戰為機遇,變危機為生機,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。在繼2005年、2006年、2007年連續三年的企業技改、擴量增產后,郝青迎客觀分析了企業面臨的形勢,制定了自身的規模膨脹發展策略。他大膽與安徽客商合作,投資1.38億元,拉開了企業三期技改加工項目建設的序幕。當年擴建廠房3000平方米,實現產值1.6億元,同比增長30%,牢牢鞏固住了作為官橋支柱產業的地位。
“鋼鐵漢子”的柔情
郝青迎常說,一個人賺多少錢是次要的,最主要的是要體現自己的社會價值。作為市人大代表,他在經營管理好自己企業的同時,熱心投入社會活動和公益事業,積極參加市人大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,努力在政府與企業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。
郝青迎深知,個體的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,匯金能有今天,離不開官橋鎮黨委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熱情關懷,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全力支持和真誠關注。榮譽和成績面前,匯金沒有忘記以真情去回報社會,正如郝青迎所說:“匯金的發展壯大是大家的功勞,而善良是我們共有的根,我將銘記在黨旗下舉起右手說過的誓言,幫助他人,奉獻社會,是匯金義不容辭的責任?!笔聦嵰娮C了這一承諾:每次廠里招收新工人,他總會留有弱勢群體的名額。幾年下來,匯金接收的下崗工人、退伍軍人及殘疾人員達到了30多名。
在全鎮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上,匯金捐資5萬元;在村村通道路建設上,匯金捐資3萬元;市里開展“慈善一日捐”活動,匯金每年都捐出2萬元……據統計,僅2005年以來,匯金已累計向社會捐款60余萬元,同時,上繳各類稅金1200余萬元,為官橋乃至全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。
“老話說百煉成鋼,這話很有道理,鋼越煉品質越好,越耐高溫,耐腐蝕等。人亦如此,曾經滄海,歷盡磨礪,才是完美人生!”郝青迎如是說。
見習記者 魏濤濤 攝影報道
鏈接地址:http://www.tzdaily.com.cn/html/2010-04/12/content_77710.htm